一、什么是兒童貧血
貧血是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。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(Hb)濃度來代替。
我國兒童貧血的診斷標準:新生兒Hb<145g/L,1-4月兒童Hb<90g/L,4-6月兒童Hb<100g/L,6月-6歲兒童Hb<110g/L,6歲-14歲兒童Hb<120g/L。
二、貧血的常見原因
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統(tǒng)計:全球約有30億人不同程度貧血,每年因患貧血引致各類疾病而死亡的人數上千萬。中國患貧血的人口概率遠高于西方國家。貧血的高危人群為兒童、育齡期婦女、老年人及特殊人群(如腫瘤、血液病或圍術期患者)。
導致兒童貧血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常見的是營養(yǎng)性貧血。有些幼兒有挑食、偏食的習慣,這可導致造血所需的鐵、葉酸等缺乏,從而引起貧血。其他原因,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礙、溶血性貧血、失血性貧血、感染及炎癥性貧血、慢性腎功能不全、惡性腫瘤等需要注意。
三、貧血的表現
貧血的小朋友可出現皮膚、黏膜蒼白、食欲減退、惡心、腹脹、消化不良、精神不振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活動減少、情緒易激動等,病程較長的小朋友還可以出現易疲倦、頭發(fā)干枯、抵抗力低、體格發(fā)育遲緩等。
四、貧血的治療
如果小朋友出現了上述貧血的表現,應及時就醫(yī)。幼兒貧血多數是因為營養(yǎng)性缺乏鐵造成的。貧血的小朋友需要加強營養(yǎng),根據小朋友的年齡、消化功能,合理增加富含營養(yǎng)、含鐵質豐富的輔食,如瘦肉、蛋類、魚、動物的肝、腎、豆類、動物血、含鐵性食物及富含葉酸、維生素類食物,例如綠葉蔬菜、水果、大豆、海帶、木耳、香菇、玉米、芝麻等,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。
五、怎樣預防貧血
孕媽媽要做好孕期保健,增加孕婦營養(yǎng),預防寶寶先天儲備鐵不足。嬰兒按時添加輔食,對早產及雙胞胎、極低體重兒可于生后2周即給予鐵劑預防。合理飲食是糾正營養(yǎng)性貧血的重要途徑,要糾正孩子挑食、偏食的習慣,爸爸媽媽們也要重視從小培養(yǎng)孩子喜歡吃蔬菜水果的習慣。
同時,要掌握科學的喂養(yǎng)技能,供給的食物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年齡、消化功能等特點。營養(yǎng)素要齊全,其量和比例要恰當,預防兒童貧血食物不宜過于精細,其品種要多樣化,烹調時盡量不要破壞營養(yǎng)素,并且做到色、香、味俱佳,以增加孩子的食欲。